電動車心臟的電池,一向是發展電動車產業的重中之重,而在鴻海創立MIH電動車平台,讓各大公司能齊聚一堂共同開發電動車,在百家爭鳴的當下,電池進入高速成長期。其中美琪瑪與康普便已與鴻海合作開發電動車電池技術,以免未來關鍵技術持續被日廠Panasonic、韓廠LG化學及寧德時代佔去,影響台廠電動車的利潤空間。
在台股,同樣是動力電池材料商的美琪瑪及康普成為市場關注焦點,透過工具觀察財報,康普上半年已經有不錯表現,下半年似乎輪到美琪瑪開始表演,以下對雙方的關鍵指標進行圖表分析比較:
- 本益比:康<美
- 營收:康>美
- 股價淨值比:康<美
- 毛利率:康<美
- 營業利益率:康<美
- 季ROE:康<美
對於七月曾到過134元的康普,今年第一季財報表現似乎沒有優於美琪瑪,如今100上下的康普,股價被美琪瑪後來居上,並非偶然。比價效應便是如此過程,同產業內的康普過去股價表現突出,而美琪瑪比較下似乎慢慢間接顯現便宜,股價低估漸漸被發現,開始向康普靠攏。
#比價效應 #康普 #美琪瑪